各地各部门要持续推进运用“一函两书”制度,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优势,和工会在发现、排查劳动领域风险隐患中的重要防线作用,进一步提高双方协作配合质效,更好地推动劳动法律法规贯彻执行,全面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效能,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。
据《工人日报》报道,“终于拿到工资了,感谢工会帮我们追回血汗钱!”近日,职工陈某辉致电云南省鲁甸县总工会法律援助服务窗口,言语间难掩激动。这起历时一年多的欠薪纠纷,在工会“一函两书”制度推动下画上句号。
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,关乎劳动者切身利益,事关社会和谐稳定。近年来,全国各级工会加强与法院、检察院、司法、人社等部门的沟通交流、协同合作,综合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优势,构筑工会组织化解劳动领域风险隐患的坚固防线,不断提升劳动关系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,推动劳动争议诉源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,有力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,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。
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最直接、最核心的权益。2024年2月,最高人民检察院、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《关于协同推进运用“一函两书”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预防和化解劳动领域矛盾纠纷,及时纠正用工违法行为,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。这一制度是对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的坚持和发展,是推动劳动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。来自全国总工会的数据显示,2024年,各地工会运用“一函两书”制度推动解决欠薪案件7846件,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3.8亿元。各级工会组织运用该制度,通过监督提示函、整改意见书、法律建议书的“组合拳”,构建起劳动纠纷的“防火墙”。
持续推进“一函两书”制度,有助于更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。“一函两书”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监督措施,在保障劳动者权益、预防和化解劳动用工风险、促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以及维护社会整体和谐稳定方面,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各地各部门要持续推进运用“一函两书”制度,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优势,和工会在发现、排查劳动领域风险隐患中的重要防线作用,进一步提高双方协作配合质效,更好地推动劳动法律法规贯彻执行,全面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效能,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。
要建立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。推进劳动法律监督“一函两书”制度落实和劳动争议多元化解,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、协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的有力抓手。要加强制度机制创新,推动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,坚持社会公平正义,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、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,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,帮助广大劳动者排忧解难,让更多的劳动者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、法治阳光的温暖、工会组织的温暖,坚持以法治保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。
劳动者是社会发展的基石,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之义。各级检察机关与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协同推动“一函两书”制度落地落细、常态长效,为劳动者构建起全链条的保障体系。要推动将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消灭在萌芽状态,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,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,充分激发劳动者的智慧和力量,以高质量的劳动创造汇聚起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。
□潘铎印